氟橡膠的配合技術
氟橡膠配方,一般是由生膠、吸酸劑、硫化劑、促進劑、補強填充劑、加工助劑等組成。
生膠: 國產氟橡膠和國外的氟橡膠的性能基本相同,只是加工性能有些差異,國產膠的加工性能較差,主要是門尼粘度較高,相應影響膠料的加工流動性。 國產氟橡膠26相當于美國杜邦公司的VitonA,氟橡膠246相當于VitonB,國外的氟橡膠生膠中有不少已添加了硫化劑,美國3M公司和日本大金公司供應的氟橡膠已經含有硫化劑。
硫化劑 :硫化是使氟橡膠產生一定程度的交聯,使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。氟橡膠硫化可以采用親核試劑的離子加成方式進行,也可以以過氧化物或射線以自由基方式進行。 用胺類化合物(1#、3#硫化劑)硫化氟橡膠,可以解決一般產品的要求;采用2#硫化劑,可以解決膠漿的加工。 在密封制品中,為使其具有較小的壓縮變形值,應優先選用酚類化合物作為硫化劑。如對苯二酚、雙酚A、雙酚AF等,并配用相應的促進劑,以適應高層次的性能要求。在解決對腐蝕性介質的抗耐性方面,建議 采用過氧化物硫化氟橡膠。
吸酸劑 :吸酸劑也稱為穩定劑。它是為了解決氟橡膠加工過程中產生氟化氫對金屬的腐蝕和污染,使硫化反應順利進行。一般采用MgO、 CaO、ZnO、PbO、 二鹽基亞磷酸鉛,其用量一般在5份~10份。它們的加入各有特點,MgO耐熱性好、PbO耐酸性好;CaO壓縮變形小;對消除氣泡有利;ZnO和二鹽基亞磷酸鉛可使膠料流動性得到改善,耐水性好;Ca(OH)2壓縮變形小,加入Ca(OH)2和活性MgO,在酚類硫化體系中,可得到低壓縮變形的膠料。總之,要選擇合適的吸酸劑,以滿足實際性能的要求。
補強填充劑 :氟橡膠是一種自補強性的橡膠。由于性能要求和用途的不同,需要通過補強、填充體系進行調節,使其功能和成本適應用戶的需要。一般用量在10份~30份之間。目前常用的補強填充劑大致上有熱裂法炭黑(N2990)、噴霧碳黑、白炭黑、碳酸鈣、硫酸鋇、氧化鈣、炭纖維等。采用從加拿大進口的N2990炭黑或噴霧碳黑,在黑色制品中均可取得較好的加工工藝和相應的物理性能。
加入20份炭纖維的氟橡膠,其膠料流動性好,復雜形狀產品硫化之后,其外觀優于添加N2990和噴霧炭黑產品,表面光滑。 由于含炭纖維的膠料導熱系數大,適合高速運動的橡膠件 使用。
應該指明的是,加入炭纖維的產品成本高,伸長率低。 彩色氟橡膠制品可以使用白炭黑、鈦白粉、氟化鈣、碳酸鈣等,并配合相應的顏色即可制得相應的膠料。但是,在加工壓縮型密封制品時,選用彩色原料要注意顏料對高溫的抗耐性。此外,還要控制膠料的壓縮變形值,使產品適應壓縮狀態下的工作需要。
加工助劑: 加工助劑的應用是近年來氟橡膠加工的一
大進步,它是在不影響膠料性能發揮的前提下,改善氟橡膠的混煉工藝,防止焦燒,改進膠料的流動性和壓出性能,并能在加工中防止粘輥、粘模,起到外脫模劑的作用。 在氟橡膠的加工中,已出現過氟蠟、低分子聚乙烯、硬脂酸鋅、Ws280、 棕櫚蠟、模特麗935等新的加工助劑,為氟橡膠的加工和應用提供了新的手段,其加入量在1-2份。
轉自:橡膠技術網,橡膠行業門戶網站!